快捷搜索:  as

把青少年模式打造成真正的网络安全阀

据《法治日报》日前报道,时值暑期,不少家长都在为孩子使用各类手机APP出现问题而发愁。《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要求,网络游戏平台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的特点,设置未成年人模式。青少年模式是未成年人模式的前身,是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接触不良网络信息的“防火墙”。目前大多数平台仍沿用“青少年模式”叫法。

设置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意在避免网络沉迷,以及接触不良的网络信息,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硬核之举。以网络沉迷为例,不仅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还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与社会脱节失去人际交往的能力,甚至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有研究发现,65%的网络成瘾患者伴有抑郁症或焦虑症,20%伴有多动与注意力缺陷,还有15%伴有双相情感障碍及其他心理疾病。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2020、2024年两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均作出了明确规定,也是各方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网络平台营运方作为防沉迷的第一责任人,落实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为保护未成年人设置一道坚实的防火墙和护城河,属于法定责任。而且随着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日益重视,未成年人模式作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利器,也在不断地升级完善,相关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8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

防沉迷系统实施之后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显示,新规落地一年后,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消费流水等数据大幅减少,超七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内。然而,成效背后,问题依然不少。近两年,防网络沉迷和避免接触不良信息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宽,比如新兴的短视频,以及时下范围越来越广的各类手机APP,都对进一步优化和强化监管提出了挑战。就未成年人广泛接触和使用的手机APP而言,要么未设置未成年人保护模式,要么在各种暗箱操作下形同虚设。与未成年人保护模式相生相伴的是防沉迷破解产业链的存在,为破解防沉迷系统的技术防控,不少未成年人四处租借账号玩游戏,催生出租借、买卖游戏账号,帮助破解防沉迷系统的灰色产业。比如,通过租成年人的账号让未成年人登录的方式,就可以绕开防沉迷系统的监督,让未成年人不受限制地“畅玩”。为此,相关专家建议,对于破解防沉迷系统的灰色产业的兴风作浪,需要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升级认证系统,变单一认证为复合和动态认证,除了传统的“身份证号+手机号+短信验证码”或“银行卡号+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组合认证方式外,还可以采取人脸识别技术或指纹识别技术强制执行多时段验证。

不难发现,时下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在于现阶段对于未成年人模式的监管惩治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未能履行到位,未成年人模式在执行过程中打了折扣,预期值与实际效果之间差距很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监管的精细化和针对性不强,导致责权利未能有机统一。

对此,需要从两个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一方面在未成年人模式上,缺乏具备参照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南,向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提供不同内容的要求不明确,未能实现分类分层地提供指导。对此,需要相关部门牵头并组织行业协会等组织,加快《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的制定实施,解决最主要的短板。另一方面,对于网络平台的监管应当更加严格,对于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让法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和不可逾越的红线,以违法必究的姿态,倒逼平台优化和落实未成年人模式,而不是做“装睡人”。

总之,唯有让监管更加严实,最终才能构建齐抓共管、一体推进的网络治理体系,未成年人模式才能真正成为保护孩子们正当权益的网络“安全阀”。

(作者系职员)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